17.第十七章

寒心赤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夜读小说网 www.xiaoshuoyd.com,最快更新重返高中最新章节!

    下午的军训从两点开始,各个教官找了一块阴凉地,和本班的学生席地而坐,一块休息,直到三点多才开始军训,站站军姿,走走齐步,四点半刚过,队伍就解散了。

    午饭后,于墨冲了饭卡,也有了饭缸,晚饭他请秋耳吃的,秋耳也没反对,以后处的日子长着呢,对于墨没必要那么客套。晚饭和午饭差不多,都是菜、馒头或米饭,吃完回到教室不到五点半,离晚自习七点还有一个多小时,宿舍回不成,同学们有的在教室外站着,有的去校园里闲逛,教室里没几个人。

    鬼子和夏华也嚷嚷着要去校园逛逛,说昨天来了后,一直忙了,还没转过呢。秋耳问于墨去不去,在班里坐着也没什么事,于墨点头“嗯”了一声,同意了。

    襄州一中在襄州市中心,现在还没扩建,地方不大,两栋教学楼并排着,高二和高三一栋,高一单独一栋,出了教学楼向前走,左边是综合楼,右边就是学生宿舍,宿舍楼一共四栋,两栋新的,两栋旧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有正在建的,在现在校园的西边,秋耳记得他们高三开学后,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就能用了。

    从综合楼这向前再走,就是图书馆,图书馆就是一栋老的二层楼,每周只有阅读课的时候,可以有语文老师领着进图书馆借书学习,平时是不让进的。图书馆对面就是一排瓦房,那就是学校食堂,里面每个房间的墙上凿了一扇门,可以在各个房间穿梭。新的食堂也在建,三层楼,旧的和它相比,好比一个林志玲姐姐,一个凤姐。

    图书馆和食堂的在向前走就是操场,操场的左边是篮球场,和操场之间用拦网隔开,右边是器械区。现在学校还没有室内体育馆,不过,秋耳他们毕业的那年学校就开始建了,上大学的时候,秋耳来过一次一中,那时候,室内体育馆已经能用了。

    秋耳、于墨和鬼子一伙人从教学楼出来,走到操场,再回到教室,时间才六点多一点,教室里还是没人,几个人就站在教室外的台阶上聊天,李白雪看到他们,也从四班过来加入他们。

    开学后,李白雪担心的男生宿舍脏乱差以及晚上睡觉有人打呼噜、磨牙或者说梦话的事情全没出现,他的状态很不错,一直乐呵呵的,秋耳也算了了一桩心事,心说:“这次,李白雪如果不半途转学,毕业后定能考个比前生好点的大学。”

    倒是郝晨亮,秋耳还是为他担心,他的热情和前生一样,一点未减,见到班里同学自来熟,和谁都能找到话题聊上几句,尤其他那沧桑的嗓音和成熟的面容总能给刚来到学校心里有点惶恐的同学一些安慰。善于和同学沟通是好事,秋耳只是希望正式上课后他不要把精力放在这方面,而忽略了学习这个主要的任务。

    七点不到,宋老师就过来了,在教室门口一站,二班的学生蜂拥般的从校园各处跑了过来,见班里学生差不多了,宋老师叫上秋耳和郝晨亮,让他们叫几个男生,去综合楼搬书。

    打仗亲兄弟,这时候,秋耳忘不掉那几个好兄弟,鬼子、夏华是最先点到名字的,又点了几个在二中认识的同学,看了看于墨,秋耳没叫他,搬书不是去吃美食,费力不讨好,再说,秋耳也没把于墨当成兄弟。

    那可是他的掌中宝,心头肉,兄弟这两个字太轻了。

    在去综合楼搬书的路上,鬼子的小聪明和玻璃心又发作了,低声嘀咕:“哼,这时候就显出来谁远,谁近了,今天干什么都有于墨,一到干活的时候就不喊他了。”

    夏华对鬼子这种矫情的公主病哭笑不得,在耳朵刺激他说:“谁让你爸不是市长呢,要是你爸是市长,我和秋耳给你跪舔。”

    鬼子用胳膊肘戳了一下夏华,咬牙切齿的挤出一句:“哥屋恩。”

    分发书的地方就在综合楼一楼的储藏室,秋耳他们到的时候,几个班里的人已经来了,张志亮带着他们六班的学生正在点数,秋耳看到他,走过去问:“每个班就这样自己点数?”

    张志亮指了指一边的一个男老师说:“你去老师报一下数目,然后点好,排好,老师过一下数,搬走就行了。”

    秋耳班上一共七十六个人,他把数目报给男老师,男老师看了看手里的表说:“你们班不是75个人吗?怎么成了76个。”

    昨天的报到登记表就少了于墨的名字,秋耳想可能这个老师手上的人数也没把于墨计算在内,就说:“老师,今天早上我们班又来了一名新生,昨天报到的登记表上没他的名字,是不是漏报了?”

    于墨早上来报到的场面,上午上课后就在整个学校传开了,男老师听到后,恍然大悟,说话的语气也柔和了许多,说:“那你们数吧,按科目放在一边,数好后,我点下数,你们就可以搬了。”

    这次来的书全是教材,辅导书过几天才到,即使这样,十门课程就是十本课本,也够多的了。秋耳和郝晨亮扛大梁,两人点数,点好以后,让班里的同学搬到一旁放好。十门课程的书全部点齐后,老师数了一下,数目对,秋耳就让同学们开始搬。

    加上秋耳一共来了十个人,每门课程的课本七十六本,一次搬不完,秋耳看一直噘着嘴的鬼子,知道他的小性子又来了,就让他留下来看书,其他人每人搬一摞就向教室走。

    第一次先搬了语文、英语等几门书比较大、也厚的科目,先重的先搬,免得一会没力气了,搬不动。搬到教室,二丫主动请缨,要求发放课本,秋耳也没客气,又点了两个同学,让他们三个在班里负责发书,他们几个人回去再搬。发书比较简单,就是让第一排的同学向后转。

    第二趟加上鬼子,十个人就把剩下的书全部搬到教室。发完书,两节课过去了。

    襄州一中打热水时间固定在吃早晚饭和晚自习第二节后的大课间,同学们把新书乱放在课桌上,听到铃声,拿起暖壶就去水房打热水。鬼子累了,把暖壶甩给了夏华,夏华一手提着一个暖壶,来叫秋耳,秋耳也拿起他和于墨的暖壶向外走。于墨站起身,急忙拦住他说:“我和你一起去吧?”秋耳说了句不用就和夏华去了水房。

    每每这种时候,秋耳的狗腿子特性暴露无遗,而且还是贱贱的那种,剩骨头都不用扔一块。

    秋耳去打水,于墨也没闲着,他去了一趟小卖部,回到教室的时候,秋耳已经打水回来了。秋耳问他:“你干什么去了?”

    于墨拿出四条手腕上带着的那种小细绳,这是他刚才去小卖部买的。秋耳以为这是让他在手腕上带的,就问:“你这是啥时候买的?怎么买四条,咱俩一人一条就够了。”

    于墨拿出两条红色的放在秋耳桌子上,自己留下两个黑色的,说:“这不是让手上带的?”

    秋耳皱了皱眉,一脸懵逼,问:“不带手上,干什么用?”

    于墨说:“咱们俩的饭缸和暖壶都是一样的,傻傻分不清楚,用绳子做上标记,就好分了。不过,小卖部就这两种颜色,我也没得挑,只能买了,你要是不喜欢用红色的,咱俩可以换过来。”

    秋耳看到自己桌子上的两条红色的绳子,心里长叹一声,无奈但微笑的说:“喜欢,红色的挺好的。”只要你买的都挺好的。

    于墨见秋耳没意见,拿着绳子就系在饭缸和暖壶上,秋耳看着自己饭缸和暖壶上红色的绳子,心中五味杂陈,心说:“我堂堂一个大老爷们,用红色,难道遇见他命运就被注定了吗?”

    “哎,啪啪啪的时候注定被捅的命运。”

    第三节课,班里的同学边整理课本边说话,翻书声、书掉在桌子上的声音和说话声,嗡嗡的搅成一片。同学们没心思学习,秋耳猜想这个时候宋老师应该回家了,也懒得维持纪律。

    于墨从小养成了善于整理、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即使秋耳有前生工作几年的经验,但最后还是没于墨快。他整理好的时候,于墨已经整理好,捧起英语书预习了。

    秋耳也拿过英语书放在桌子上,翻着看。一阵书香飘来,秋耳才有了自己现在还是学生的真实感,脑中不禁浮想联翩。

    如果说重生回来后是一场大戏的话,从重生那天到现在只是拉开了大幕,今天才正式开始登台表演。

    秋耳侧目看了看同桌的于墨,他正在默读英语单词,侧目看去脸部轮廓更加清晰,平添了几分帅气,白色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肤色比白天更白嫩一些,认真的样子给青涩的面部增添了微许的沉稳。

    秋耳低头看书,嘴角隐隐上扬了一下,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有你在,以后的日子才是生活,没有你,最多就是活着,就像前生分手后的日日夜夜。